选择区域/语言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首页> 产品中心 > 智慧环保 > 气体在线监测系统
MORE+
< >

氮氧化物在线监测系统

锅炉氮氧化物在线监测系统是睿安环境针对锅炉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NO、CO、NOX、O2、温度等。其中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氮氧化物,几乎全是N0和NO2,并且通常把这两种氮的氧化物称之为NOX。目前,煤炭、天然气、重油等天然矿物染料在燃烧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中,NO占90%左右,其余的为NO2。

全国热线

400-992-0476

立即咨询
上一个:
已经没有了
下一个:
固定源恶臭在线监测系统
  • 产品详情
  • 产品定制选配

产品简介


锅炉氮氧化物在线监测系统是睿安环境针对锅炉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NO、CONOXO2、温度等。其中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氮氧化物,几乎全是N0和NO2,并且通常把这两种氮的氧化物称之为NOX。目前,煤炭、天然气、重油等天然矿物染料在燃烧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中,NO占90%左右,其余的为NO2。

氮氧化物的危害巨大:

(1) 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 危害森林和作物的生长。

(3) 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重大以及对高空臭氧层带来严重的破坏。

由烟气污染成分的形成原理可知,氧气是其关键组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锅炉使用燃料燃烧时,一般都会加入过量空气,一方面,可使燃料充分燃烧,但也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浓度产生了“稀释”,大大降低了排放浓度,会造成污染物排放浓度“虚假”达标。过量的空气造成炉温下降,不但影响燃烧,还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和灰尘,增大污染排放浓度的计算结果,同时风量大也增加了排烟耗电量。控制烟气氧含量,对控制燃烧过程,实现安全、高效和低污染排放是非常重要的。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应根据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进行折算,其折算值的大小取决于烟气氧含量的实测值,所以在运行中控制烟气中的氧含量,对控制污染物最终的排放浓度至关重要。通常采用烟气分析仪来监测烟气中的氧含量,其检测气体的核心技术是气体传感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传感器原理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监测需求;现已广泛应用在钢铁、化工、锅炉房、电力、能源、煤炭等行业。

                              

 产品特点:


1、八寸触摸液晶数字显示屏,按键或遥控器方便操作;

2、发送端具备多点上传功能,可以实现多点数据集成、分析、上报和发布;

3、响应迅速,T90快至10S ;

4、具有无源继电器触点输出,声光报警功能;

5、特制抗干扰传感器,解决传感器中毒容易损坏的问题,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6、优良的前端预处理系统,可对检测气体进行干燥,过滤处理,保证气体 检测更加精确,使用更加稳定,有效的延长传感器寿命;

7、具有历史数据存储功能,可以随时查看报警数据,报警记录;

8、采用标准HJ212协议,无缝对接各地区环保平台;

9、安装简单,运维工作量小,功耗小成本低;

1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71-2014)


 技术参数:


名称

描述

检测气体:

NOX、O2、温度

检测原理:

定电位电解法(进口传感器)

检测方式:

固定泵吸在线式长期连续检测;

测量范围:

NOx 0-500mg/m3;O2 0-25%VOL(可选,未列出量程可定制)

率:

1

示值误差:

≤±3%F.S(实际浓度,更高精度要求根据传感器性能定)

安装方式:

壁挂式、落地式

性:

≤±0.5%

零点漂移:

≤±5%(F.S/年)

量程漂移:

≤±5%(F.S/年)

响应时间:

≤15秒(T90)

恢复时间:

≤20秒

报警方式:

声光报警,1路或者2路干节点信号输出,报警值可调

防护等级:

检测仪IP66,整机IP54

工作温度:

-20℃~+200℃(特殊要求需定制)

工作湿度:

≤95%RH,无冷凝(湿度>90%RH,凝露可配过滤器)

相对湿度:

10%~95%RH,仪表内置全程温湿度补偿功能

供电电源:

220V市电

   耗:

40W

工作压力:

≤200Kpa

数据存储:

内置存储容量,可选配存储卡


 设计标准: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71-2014)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总局令第28号)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75-2007)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HJ/T 373-200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630-2011)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 212-2005)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HJ 477-2009)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76-2007)


  应用案例:




掌握核心定制选配

相关产品
微信扫一扫